猫捉老鼠教案7
老师:小老鼠出去做什么了?我们来听听歌曲讲了什么。
2.针对歌词提问 老师:小老鼠跑出去后做了什么?我们应该唱快点还是慢点?小老鼠吃完饭后做了什么?我们应该唱快点还是慢点?我们一起唱吧。
3. 老师唱歌曲,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老师引导幼儿用自己创作的动作来表达歌词。
3.鼓励孩子猜出第四节的歌词,并学习以不同的速度和强度唱出歌词。
老师展示一张猫的图片,启发孩子们猜歌词并学习以不同的速度唱歌。
4.我们一起表演吧。
活动反思:
《猫和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场景丰富、节奏感鲜明的儿歌。基于幼儿思维正处于由直觉动作思维向具象形象思维的过渡期,情绪外露且不稳定,我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式。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的角色,在玩耍、吃米饭、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表现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学中有乐。
《猫和老鼠》分为四段,除了歌词有变化外,其余的节奏和速度都没有变化,而且整首曲子非常紧凑、节奏快,作为一节小班游戏课,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于是我大胆创新了内容,在保证原有音乐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将音乐设计成几个独立的段落,分别是老鼠跑、吃东西、猫来了。为了让音乐更加生动,我在《猫来了》前面的歌剧中加入了猫叫声,并请陪同老师扮演老猫的角色,使游戏更加真实生动,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内容,学会用不同的唱速、力度来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以及猫和老鼠角色的变化。
2、借助观察经验和老师的动作提示,试着根据歌词创作出不同的老鼠动作造型,有节奏地表演老鼠奔跑、老鼠吃米饭等动作。
3、在老师的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知道扮演老鼠时,蹲下后不能随便乱动,等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才可以跑回座位。
4、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剧情,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音乐、画面、动作的整体欣赏,帮助孩子理解歌词。
活动亮点:
学会用不同的歌唱速度和力度来表达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以及猫和老鼠角色的变化。
活动难度:
能随着音乐唱歌并有节奏地表演老鼠跑、老鼠吃米饭等动作。
活动准备:
1. 老鼠头饰一个,猫头饰一个。
2.儿童读物:《猫和老鼠》。
3.歌曲:《猫和老鼠》。
活动流程:
1. 老师戴上老鼠头饰,扮演老鼠妈妈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老鼠妈妈,你们是老鼠宝宝。今天天气好,我们出去运动吧。
2、创建游戏场景,熟悉歌曲旋律,模仿老鼠跑步、吃米饭、睡觉的动作。
1、老师:出门前,妈妈要提醒你们,我们老鼠最怕谁呢?那么出门的时候,要怎么走才不被猫发现呢?谁来模仿一下老鼠走路的样子?
2. 老师唱出歌曲的第一部分,并引导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用脚尖奔跑。
3、老师:哎呀,玩了这么久,你肯定饿了。老鼠最喜欢吃米饭了。我们去找点米饭吃吧。既然找到了米饭,赶紧吃吧。看你怎么吃米饭。
4. 老师唱出歌曲的第二部分,并指导小朋友跟着音乐的节拍一口一口地吃。
5、老师:妈妈,你过来摸摸看,哇,肚子好饱啊,吃完饭我们休息一下吧。(老师唱第三段)
6、师:小老鼠在睡觉,谁来了?(师戴上猫头饰)发生了什么事?(师唱歌曲第四段,验证幼儿的猜测)刚才大猫出现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你能用动作和表情告诉大家你很害怕吗?
3. 充分享受歌曲,引导孩子跟着老师一起唱歌、表演
1、老师:我们跟妈妈回家吧,一起回忆一下刚才做了什么。(老师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并逐一展示对应的图片)
2. 老师播放歌曲,孩子们完整地听。
老师:妈妈还把刚才发生的事作了一首很美的歌,歌名叫《猫和老鼠》。
3、老师指导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并学会用不同的唱速、力度来表达第四小节的歌词,即“有一只大猫跑来了”要唱得慢一点,“来抓老鼠”要唱得更快、声音更大。
4、老师带领小朋友唱歌,同时进行表演。
老师:来吧,我们来唱歌并表演一下刚才做的事。
5.老师弹钢琴,孩子们唱歌。
4. 游戏:猫和老鼠
1、场地安排:孩子们围绕教室就坐,中间留出空位。
2.向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老师:小老鼠们,你们听好了。当你们听到“小老鼠,跑来跑去”的时候,你们要像老鼠一样跑到前面来。当你们听到“小老鼠,吃米饭”的时候猫捉老鼠教案7,你们要蹲下来,像吃米饭一样。当你们听到“小老鼠,睡觉”的时候,你们要睡觉,不要动。我来当大猫。当你们听到大猫唱完最后一句“快来抓老鼠”的时候,你们要赶紧跑回座位,不然你们会被大猫抓走的。你们听懂了吗?
3、老师播放音乐,带领小朋友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4. 让个别孩子扮演大猫的角色并再次一起玩游戏。
教学反思:
《猫和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场景丰富、节奏感鲜明的儿歌。基于幼儿思维正处于由直觉动作思维向具象形象思维的过渡期,情绪外露且不稳定,我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式。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的角色,在玩耍、吃米饭、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表现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学中有乐。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9
目标:
1.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愿意拥抱朋友。
2. 练习在不同尺寸的报纸上保持平衡站立。
3、锻炼孩子的手臂力量,训练孩子的协调性、灵活性。
4、让孩子体会到与同伴的合作是一种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是有限的,与同伴的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也会获得更多的乐趣。
准备:
1、废报纸。
2、自录音乐:利用节奏的速度来表达活动的内容(走、跑、下蹲和行走)。
过程:
1、老师与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基本动作练习。
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将音乐融入故事中。
(1)晚饭后,小猫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步。(歌曲1:散步)
(2)突然,我看到一只小老鼠在偷食物。小老鼠看见猫,赶紧跑开,老鼠在前面跑,小猫在后面追。(歌曲2:跑)他悄悄地在灌木丛周围仔细搜寻。(歌曲3:蹲下走)最后,他抓住了小老鼠。(歌曲4:自由舞蹈)
2.鼓励孩子拥抱并引入话题。
(1)小猫抓到老鼠开心吗?小朋友,你们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呢?(笑、跳、拥抱等)请找个好朋友拥抱庆祝吧!(小朋友自由找朋友互相拥抱)在这个环节,老师要注意那些不爱交流的小朋友猫捉老鼠教案7,伸出双臂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吧!
(2)启发性问题:小朋友,拥抱你的好朋友感觉怎样?(非常好、高兴、高兴、幸福等)
(3)听音乐: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听音乐,音乐停下后,找一个小孩抱抱。(提醒小朋友们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3、组织幼儿利用废报纸玩快乐拥抱游戏。
(1)让两个孩子选择一张报纸,将其摊开,练习互相拥抱着站在报纸上,双脚放在报纸上。
(2)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报纸是“小老鼠”的家,老师扮演“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小老鼠根据音乐的速度自由移动。当音乐停止时,猫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小老鼠赶紧跑回家。两人互相拥抱,双脚必须站在报纸上。
(3)减少报纸数量,增加游戏难度。
老师:有的老鼠的家被猫发现了,它们没法回家,就躲在朋友的家里。这样可以让小朋友养成互相帮助的习惯,增进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揭开报纸的一部分,让小老鼠在音乐停止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家并拥抱其他伙伴(增加到3-4人),双脚站在报纸上。
(4)根据孩子发展的需要,再次增加难度。
游戏结束后,提醒孩子将报纸放回原处,培养自理、独立的良好习惯。
4.结束:
(1)能拥抱好朋友好幸福啊!除了好朋友,还能拥抱谁呢?(爸爸、妈妈、老师等)
(2)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被小朋友们拥抱!(鼓励小朋友们大胆地拥抱老师,增强小朋友们的自信心。)
(3)小朋友们,老师也希望你们开心的拥抱(拥抱自己和小朋友们)。你们拥抱老师开心吗?大家聚在一起,做一个动作鼓励自己。结束。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中获得了经验,在集体练习中感受到了快乐与喜悦,达到了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目的,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10
设计方案:
猫和老鼠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动物,它们的故事更是小朋友耳熟能详。我们都知道猫看见老鼠就会跑,为什么呢?追老鼠!折跑是以“跑”为基础的运动技能,简单易做,玩法多样。大班小朋友身体协调性强,竞争意识强,互动欲望强。为了让小朋友掌握折跑的技能,在活动中将“折跑”练习融入趣味游戏,让小朋友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学习技能,在奔跑过程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特意设计了追老鼠趣味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折叠跑技巧,提高身体动作的连续性和敏捷性。
2、加强孩子跑步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猫头饰、小老鼠、纸球、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1.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导语:小朋友们,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做游戏吧?《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2.学习折叠跑步的技巧
1. 引导孩子们谈论他们的发现,并要求个别孩子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吗?(看过),动画片里的猫抓到老鼠了吗?(没有)为什么猫没抓到老鼠?(幼儿回答)那谁来学一下老鼠是怎么跑的?(个别幼儿演示)那你觉得怎样才能跑得快?(幼儿回答并演示)好,大家来试试吧!从这条线跑到那条线,再快点回来。
2. 奔向折叠的身体,学习动作要领,掌握技巧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跑得更快?(幼儿回答)
师:(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点)小老鼠的奔跑技巧叫转身。准备转身的时候,要放慢速度,脚不动,迅速转身,然后快速奔跑。我们按照老师刚才说的方法再试一次吧!奔跑时要注意安全,学会闪避,避免碰撞。
老师总结:听到信号就快速奔跑,到达目的地减速,迅速调头跑回去。奔跑过程中,要学会躲闪和避免碰撞。
3.享受游戏乐趣,感受与朋友一起玩的乐趣
老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得到消息说邻居妈妈家的老鼠宝宝被猫抓走了,她很着急,想让小朋友们帮忙救救她的老鼠宝宝。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先让两个宝宝到前面去探路,看看有没有猫蹲在那里,如果发现猫,我们就转身快速跑回来,防止猫抓到我们(“猫”出现得正是时候,小朋友们赶紧回来,猫又睡着了)
再找两个宝宝探路吧(猫咪醒来,孩子们回来,猫咪又回去睡觉)
老师:原来这是一只爱睡觉的懒猫,我们来讨论一下怎么办?(幼儿发表意见)好,现在我们一起去救小老鼠,每个人只能救一只小老鼠,听到猫叫声,赶紧掉头跑回去,别让猫抓到你。
(儿童游戏)
4、我们把小老鼠救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捉住抓老鼠的坏猫,好吗?(小朋友用纸团打“猫”,“猫”及时转身抓住老鼠,小朋友吓得掉头就跑)。
3. 放松活动
老师:今天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很多本领,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也像今天一样勇敢、聪明。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创设情境,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带领幼儿模仿老鼠,做活动前的暖身运动。我创设了“帮妈妈救老鼠宝宝”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在巩固和运用折跑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到与同伴一起玩耍的乐趣,情绪也得到释放和宣泄,幼儿在活动中身心都有所收获。在与同伴情感交流的过程中,让幼儿放松身体,给予幼儿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不足之处:老师在给幼儿讲解折叠跑的动作技巧时,部分幼儿没有完全掌握折叠跑的要领,导致部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按照老师讲解的要领进行折叠跑的动作。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11
【教学目标】
1、学习唱儿歌,体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的乐趣。
2. 能够根据多维特征进行集合。
3.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喜欢参加游戏、体验。
【教学准备】
卡片、帽子、眼镜、带有数字的项链以及童谣PPT。
【教学流程】
(1)呈现PPT标题,引入主题。
1.展示PPT(一个小男孩和一把雨伞)
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2. 展示哭泣的小男孩
问题:小男孩怎么了?(他哭了)他为什么哭?
(二)学习背诵童谣
1、结合PPT,老师朗诵童谣(从头到尾-被老鼠偷走的)
问题:现在你知道小男孩为什么哭了吗?
2. 学习背诵童谣1-2遍
问题:
(1)老鼠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
(2)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这只小老鼠呢?
(三)游戏:猫和老鼠几点了?
1. 介绍玩法及规则
第一:符合要求者起立,不符合要求者留在座位上
第二:要求老师和孩子配合,孩子提问,老师回答。
2. 孩子们的第一个游戏
第一个游戏:按一维特征分类(是一只男老鼠)
第二个游戏:按二维特征分类(是一只没有辫子的母老鼠)
3. 儿童第二场比赛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2)孩子们按照卡片上的内容自己穿衣服
(3)儿童游戏及小组验证
第一个游戏:按一维特征分类(它是一只戴着帽子的老鼠)
第二个游戏:按二维特征分类(这是一只戴着眼镜和项链的老鼠)
第三个游戏:按立体特征分类(是一只戴着帽子和眼镜的女生老鼠)
第四个游戏:按四维特征分类(这是一只戴着帽子、眼镜和项链的老鼠,项链上有一个X - 1)
(四)延伸活动:独立游戏
游戏由幼儿提问、老师解答变为幼儿提问、幼儿解答,即让一部分幼儿说出自己想找的老鼠的特征,另一部分幼儿去寻找、验证。
教学反思:
课堂紧凑训练宠物猫捉老鼠,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玩得不亦乐乎。但由于我对游戏规则解释不充分,导致部分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闹事,气氛过于活跃,让我无法掌控局面。今后我会加强对这个班级游戏规则的培养,让孩子们开心、友好地分享游戏的乐趣。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12
学习目标:
享受团体游戏的乐趣,通过变向、躲闪、奔跑、钻探等协调活动训练宠物猫捉老鼠,培养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猫头饰或面具。活泼的音乐、手铃。
活动流程:
研究领域:
形式:
团体
1. 让6个小朋友轮流戴上猫头饰或化上猫脸,扮演猫战士,讲讲他们抓老鼠的本领。
2、与幼儿一起玩“猫捉老鼠”游戏:6个幼儿分成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在地上,手拉手举起来,做成三个“洞”。当音乐响起时,另外6个幼儿扮成老鼠,自由走动。当老师摇响手铃时,一个戴着猫头饰的幼儿出来抓老鼠,6只老鼠必须立即跑回“洞”。
3. 让孩子们轮流扮演小老鼠和猫战士的角色来玩游戏。
4.游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分享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活动评价:
能了解游戏规则并愿意参加团体游戏。
活动建议:
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人数、活动场地或幼儿动作发展水平等不同条件,灵活控制猫、老鼠、“洞”的数量,并调整活动的难度。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13
活动目标:
1、游戏过程中能灵活躲避,注意安全。
2、积极参加团体游戏。
3.感受色彩的对比。
4、能用它们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艺术,并且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儿童读物,第18-19页。
2. 猫脸图片、老鼠图片、彩色笔、纸杯、毛线、胶带、双面胶带。
活动流程:
1. 老师展示猫脸谱及老鼠图片,激发幼儿兴趣(请参考补充材料)
1. 问孩子:这些图片里有什么动物?(猫、老鼠)
2. 谁会学会它们的叫声?谁会捕捉谁?
3. 如果有人在游戏中想抓住你,你会怎么做?
4. 跑步或者玩游戏时要注意什么?
2. 给孩子制作“猫和老鼠”玩具的材料。
1. 将之前复印并剪好的猫脸图片交给孩子们,并让他们用双面胶带将猫脸图片贴在纸杯上,将老鼠图片贴在乒乓球上。
2.让孩子用彩色铅笔自由地给猫脸图画上色,画出面部特征。
3、剪一段大概15-20厘米长的毛线,用胶带把一端粘在纸杯上(猫脸后面的纸杯内侧),另一端粘在乒乓球上。
4、玩具完成后,让老鼠乒乓球自然下垂,然后用力向上挥动,乒乓球落入纸杯内即为成功。
5. 孩子们可以单独或分组玩。在一定时间内投掷球最多的小组将获胜。
教学反思:
儿童美术活动是一种操作活动,需要儿童用手、用眼、用脑,把自己的想象力和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象,然后运用一定的美术媒介表现出来。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1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迷宫的乐趣。
2、培养孩子钻、爬等基本技能,锻炼孩子身体协调性。
3、引导孩子在迷宫中体验三维空间关系,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4、在活动中,让孩子体会到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一起玩耍。
5.愿意参加体育比赛,体验比赛的乐趣。
活动准备:
20个挖有不同孔洞的废纸箱,30只用手帕做成的小老鼠,一个鼠窝,一个蛋糕模型。
活动流程:
1. 孩子们自由地玩盒子,引发活动
1、操场上散布着很多盒子,引导孩子自由地玩盒子。
老师:“小朋友们,看!我们这里有很多盒子,每个盒子都有一个洞。我们一起来玩吧?”
2、老师引导幼儿合作玩盒子。
老师:“小朋友们,除了自己玩以外,你们还可以找小伙伴们一起把盒子拼在一起玩。”
老师总结:这些盒子可以用来钻洞或攀爬,盒子越多,爬得越远,可以钻的洞也越多。
2. 迷宫趣事——游戏:小猫找老鼠窝
当孩子第一次玩迷宫时,能初步激发孩子对迷宫进行探索的欲望,体验迷宫所蕴含的三维空间关系。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把所有的盒子拼在一起,这样就变成一个大迷宫了,会更好玩的。”
老师:“听说迷宫的出口处有一个特别大的老鼠窝。迷宫里有的通道可以通过,有的通道不能通过。如果发现某条通道被堵住了,就赶紧折返,寻找其他通道到达老鼠窝。现在,大家就当小猫咪,从入口悄悄进去,找到出口处的老鼠窝,把老鼠抓走,好吗?”
3. 迷宫趣事 - 游戏:小猫找老鼠
孩子们第二次玩迷宫,再次被引导探索迷宫的奥秘,体验迷宫的乐趣。
老师:“哎呀,为什么老鼠窝里的老鼠这么少呢?噢,原来是小老鼠听到了猫的脚步声,都逃进迷宫里了。怎么办呢?”
杨:“我们回去找找吧。”
老师:“好,你们抓到老鼠后,就把它们抓出来,放到这个鼠窝里,看谁抓的老鼠多。”
4. 迷宫趣味 - 游戏:小猫捉老鼠
老师通过调整盒子的位置,加长了迷宫的距离,创造了更多的洞,为小朋友提供了更多的钻、爬空间。
游戏规则:老师把小朋友分成猫和老鼠两组。游戏开始时,老鼠从迷宫里的老鼠洞出来寻找食物。猫躲在迷宫外面,当它发现老鼠从洞里出来时,立即进入迷宫,抓住老鼠,并送到迷宫外的老鼠窝,直到老鼠全部被抓住。被抓住的老鼠不能回到老鼠洞。如果老鼠呆在老鼠洞里不出来,就展示蛋糕把老鼠引诱出洞。
老师交换角色,再次玩小猫捉老鼠的游戏。
这款游戏把孩子对迷宫的兴趣推向了高潮,在游戏中,孩子们的钻、爬、躲闪能力得到了发展,思维得到了锻炼,心情也愉悦了。
5. 与迷宫合影并结束游戏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迷宫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来在迷宫里找个盒子,拍照留念吧!”
活动反思:
孩子是游戏的主人,本次游戏活动利用孩子对组合迷宫的喜爱,将游戏的趣味性与发展性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利用迷宫锻炼钻、爬等技能,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思维敏捷性,真正实现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1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中老鼠的动作:“奔跑、吃米饭、睡觉”。
2、初步体验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乐趣。
3、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与同龄人分享你的经验。
5、让孩子感受到快乐、玩得开心,不知不觉中学习到知识。
活动准备:
1. 猫和老鼠(便利贴),音乐《猫和老鼠》
2. 课前学唱童谣《猫和老鼠》
活动流程:
1. 导入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老鼠们,我们跟妈妈出去走走吧!”进入活动室。
2、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老鼠“跑步、吃米饭、睡觉”的动作。
老师:“哇!天气这么好,有这么多小老鼠出来玩耍。听听它们在干什么?”(播放音乐的前三段)
1. 小老鼠四处奔跑的动作。“小老鼠是怎样走路的?”(第一段音乐)
2、小老鼠吃米饭的动作。
“小老鼠吃米饭时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老师总结:小老鼠四处张望,轻快地走着。(第二首音乐)
3.小老鼠睡觉时的动作。
“哎呀,肚子饱了,好想睡个午觉啊。小老鼠们你们怎么睡的啊?哪只小老鼠睡着了?”(第三首音乐)
4. 一起完成前三个部分。
5、老师:“大猫发现老鼠,就会来抓老鼠,小老鼠该怎么办呢?”(隐藏)“喵呜”(播放第四段音乐)
3、引导孩子按规则玩游戏。
1. 请老师扮演大猫,跟着音乐做游戏。(大猫出现)
2. 老师:这次和上次有点不同,大猫出现的时候,小老鼠们要赶紧躲到座位后面或者桌子底下,不要让大猫抓到它们。(大猫出现)
3.“一定是我们弄得太响了,所以把猫引来了。这次我们动作温柔点,大猫不会来吗?我们试试吧!”(大猫没有出现)
4. 结局
老师:“刚才我的小老鼠很温顺,大猫没有发现,现在我们可以尽情玩了,跟妈妈玩捉迷藏吧!”
【猫和老鼠教案】相关文章:
猫和老鼠 课程计划 03-07
猫和老鼠课程计划 12-14
猫和老鼠小班教案 02-02
《猫和老鼠》小班课教案04-25
中班教案《猫和老鼠》03-16
《猫和老鼠》中班课教案03-24
《猫和老鼠》高年级教案03-26
猫和老鼠游戏课程计划 04-02
高级课程教案:猫和老鼠 06-24
中班教案《猫和老鼠》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