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狗训练 态度决定细节 细节体现素质

宠物训练 2024-09-04 08:02:13

——王中秋教授将于7月10日做客龙城论坛

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只是一篇读书笔记。真正讲细节的第一人是老子,我的这本书只是老子关于细节的读书笔记。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的是细节,讲的是基础,讲的是从小事做起的理念。而且,细节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古今中外,人们都非常注重细节。

但为什么现在很多事情我们做不到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曾经在新加坡的一家酒店里看到台灯上有两个插座,一个是扁孔,一个是方孔,而且每个插座有三个插孔和两个插孔。这个细节就是很好的意识。但在中国,我去过很多酒店,总是很难找到插座。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没有做好呢?这是一个细节意识的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让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山而是鞋子里的沙子。很多事情不是因为远大的目标让我们疲惫,而是因为眼前的事情没有做透彻。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深厚修养。比如,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我很少看到有人离开时把椅子放回原位,我们很自然地认为那是服务员应该做的,我们很少随波逐流,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如果你去欧洲,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细节最终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书中还说“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这个大家都应该经历过。关键的事情里有关键指标,这个关键指标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关键细节,如果这个细节做不好,可能就会血本无归。比如,如果现在突然停电,我们的会议就泡汤了,无论你做多努力都是白费力气。这也是我后面要讲的细节短路的原理。

我们还有一条公式:一百减一等于零。有时候,你什么都做了,但是在一个关键环节上出了差错,你就满盘皆输了。在管理上,我们一直主张简单不等于容易。很多事情很简单,但是我们却没有做好。我当总经理六年了,我知道很多事情很简单,但是做不好却不容易。这就是我说的简单不等于容易。现实中,人总是想干大事,但是其实世界上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干大事。其实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干简单的事情,干重复的事情,甚至干完全无趣的事情。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你有什么能力去调整?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和可能去调整。很多人不一定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社会有自己的分工,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爱好去分工。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把小事做细做透。如果真是这样,个人素质的一小步,就是民族素质的一大步。如果每个人都能把本职工作、工作内容、与他人的合作做到位,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了不起。因此,我们“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更多的是一种民族文化视角,而不是管理视角。

遵守你认为不正确的游戏规则

我认为细节的本质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细节源于态度。也就是说,一个人能不能做好细节,取决于他的态度是否正确。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做,而不是你能不能做。很多事情做不好,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做,而是你愿不愿意先做,这是关键。比如上海地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中国设计的,一条是德国设计的。2号线不是按照德国人的设计设计的,他们自以为聪明,改了很多地方。比如原本有三个台阶,后来中国人把台阶去掉了。这个细节造成了什么危害?上海雨水多,每次下雨,地铁里都会有积水,后来不得不加上这些台阶。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想做,所以细节首先是态度。在企业里,经常会有“三年经验”这个概念的招聘广告。我一直在思考,企业推行“三年经验”到底是为了什么,真的是经验吗?工作了三年就一定很厉害吗?其实不是,我觉得需要的是态度。我觉得老板看重的不是经验和技能本身,而是三年经验的人成熟踏实的工作态度。所以我说“三年经验”其实就是一种对生活妥协的能力,妥协的背后是一种坚持、决心和做好事情的态度。所以我们说细节首先是态度。

细节的第二个方面,细节体现素质,如果你有态度,剩下的就是你的素质。如何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你的素质,完成要求的细节,这是第二个问题。当然,现在社会对素质是什么的理解已经很不一样了。我对素质有一个个性化的理解:素质就是快速适应文明社会的能力。素质不等于智力狼狗训练,也不等于学历,快速适应文明社会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素质。其实狼狗训练 态度决定细节 细节体现素质,今天我们认为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那群人,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一定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适应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尊重那些认为自己智商比你低的人,甚至包括你认为智商比你低的人。第二是遵守你认为不正确的游戏规则。比如德国现在经济很好,但是二战的时候它输了,国家一片狼藉。但是三四十年后,它却迅速成为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这很了不起。我们认为德国人很笨,做事很简单,好像他们根本没有脑子一样。我曾经在德国看到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我开车在前面,她在后面,我在等红灯,我等了六分钟,灯还没变绿,我想可能是灯坏了,我的知识告诉我,没有红灯超过三分钟的。我等了六分钟,灯还没变绿,我可以断定灯坏了。所以很简单,我就开过去了。但是我刚开出去,就从后视镜里看到后面的车没有发动,还停在那里。我就想,如果红灯要到明天早上才变绿,她会等到明天早上吗?我知道德国人很死板,所以我就停下车,等着她,看她会怎么做。结果又等了五分钟,老太太才下车,穿过人行道,走到对面的红绿灯杆前摇了摇绿灯,才掉头回去开车。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故事没有结束,她开车过来的时候,我问她:“要是灯不绿怎么办?你知道灯坏了,就摇一摇,如果还是不绿,就不只是接头的问题了,该怎么办?”她说:“很简单,右转。”我说:“你走的方向和你要走的方向不一样。”她说:“右转三次就变成直线了。”就是这样一个“愚蠢”的德国人,才能开出宝马、奔驰。现在是合作的时代,你必须和别人做同样的事情,遵守你认为不正确的游戏规则。

所以一个人处在社会,主要的细节就是两点:态度和素质。我觉得细节源于态度,细节体现素质。我曾经跟女儿说过:社会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去改变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一定要有素质,第一次见面要有礼貌。

没有细节,管理就混乱

透过细节看管理,从细节看管理到底是什么。去年12月,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精细化研究中心、民营经济杂志社对1745家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民营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科学、系统、规范的战略规划。

第二,很多工作缺乏具体的规范和标准,管理者的个人标准成为工作标准,我说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但没有文件。

三是权力过于集中,大部分基层管理者没有起码的授权,什么事都要问老板,甚至问老板娘。

第四,滥用亲朋好友、旧识,忽视专业能力。如果我们需要聘用一个人担任某个职位,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职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熟悉程度、知识水平。在评价人的时候,要从这个角度去评价,看这个人有没有这个能力,而不是看其他的关系。

第五,沉浸在创业时期的成功模式中,固守经验,总是抱怨现在做企业很难。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中是没有用的,因为今天的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第六,老板、经理不自觉地带头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很多事情都已经决定了,发了文件,却被人随便破坏。

第七,股东及家族成员对企业实行多重管理,老板、老板娘、小姨子等都有话要说,企业难以经营。

八是急功近利狼狗训练 态度决定细节 细节体现素质,注重短期市场利益,不注重品牌价值的培育和保护。

第九,老板要复制自己的翻版,而不是从管理的角度去整理、复制规则。其实管理里面更多是四个东西,第一是经验,包括亲身经历、行业经验、专家经验、书本经验等等。第二是规则,我们要把经验提炼出来,变成可以复制的规则,这是我们管理者需要去研究的。第三是习惯,我们要把规则培养成员工的习惯,让他们按照要求去做,变成习惯,那么公司的能力就会提升。第四是文化,当习惯慢慢坚持下来,最终就会沉淀成一种文化。所以,研究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这四个东西,要懂经验、懂规则、懂习惯、懂文化,把经验整理成规则,把规则培养成习惯,把习惯沉淀成文化。

第十,对员工的要求很苛刻、很挑剔。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不断流失。现在大家都知道人才市场是结构性的短缺,一方面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员工本身有问题,员工的素质、态度等等。另一方面也是管理者的问题,主要是对员工的要求太苛刻了,总希望这个人很了不起。问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怎么可能来这里拿2000块钱一个月呢?我们现在在做精细化管理,要求岗位分工,只有通过员工岗位的专业定位,才能找到更合适的员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模式。

十一、没有科学的薪酬与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工资谈判考验员工的谈判能力,绩效考核没有思路。

第十二,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部门协调不顺畅,不少企业之间内部矛盾突出。

十三是企业管理文件缺失、不全、不明确,领导制定文件时,不知所云,管理规定经常发生冲突,导致管理混乱,大家不知所措。

第十四,不重视班子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对基层员工的操作指导和流程培训不够。企业内部的培训要加强小班化,把岗位相同的人集中起来学习,这是很具体的工作方法。我们现在很多岗位都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一切都乱七八糟。

第十五,不注重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导致核心团队不稳定。

第十六,企业文化只是一句空话,没有落地,不能与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比如有的企业要求员工诚信做人,写进章程,自己却偷税漏税。

所以,我们说现在中国企业的效率很低。我的同事做过一个研究,中国人平均一年工作2200个小时,每小时创造的财富只有5.75美元。其实很多国家,包括不发达国家,工作时间都没有我们长,也没有我们勤劳。同样是欠发达国家的巴西,一年工作1841个小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挪威,平均每小时创造的财富是37.99美元,是我们的六到七倍。一旦管理不系统、不具体,一定是细节上的乱七八糟,很多事情不规范,做不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管理现状。所以,我要告诉大家,我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企业管理就是让有限的资源以最大的效率工作的过程。第二,管理就是延续过去,以引导不可预知的未来。第三,管理是一门结合科学、艺术和经验的实践。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有的甚至是普遍的经验。

总之,从细节看管理,通过去年底对中国民营企业当前问题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现在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

培养全民细节意识

细节怎么起作用呢?两个。一是短路原理。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比如结束生命很容易,只要停下心脏就行了。不需要一切都坏掉,关键部位坏掉,整个人就没了。很多东西就像人体一样,作为一个系统,一个关键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失效了。细节的作用就是通过短路原理来表现出来的。第二个是放大效应。比如一个酒店如果有一些特别的细节,让顾客感觉很温馨,服务周到,那么你对这个酒店的印象就会有很大的不同。细节可以产生放大效应,这就是我们认为细节的作用。

问题是,我们的人往往不重视细节,一方面态度不端正,另一方面素质不过关。现在这个时代,人太急功近利,太浮躁。中国社会需要全民培养细节意识,通过培养细节意识,可以改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态度。

说到培养细节意识,我想先从眼前的一件小事说起。比如现在大家都在预防甲型流感——相信大家在家都会洗手,但是如果按照预防流感的方法洗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卫生部公布的洗手方法是六步:第一步,取适量肥皂液于手心,这个大家都知道。第二步,双手掌心互相搓洗,这个大家都知道。第三步,双手掌心重叠,掌心向下,十指交叉搓洗指尖与手背,再交换双手的位置,这个大家都不知道。第四步,十指并拢,指尖与指甲沟互相搓洗。一直到第六步,这些都做不到。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就拿煮鸡蛋为例。日本人是这样煮鸡蛋的:用一个长宽高都是40厘米的容器,装上50毫升的水,煮沸四分钟,然后用余热泡三分钟,再用冷水泡三分钟。日本人这样煮鸡蛋,省了五分之四的水和三分之二的热能。这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习惯。当然,我们现在有了一些钱,可以认为这种方法没什么大不了,但别忘​​了,文明社会对文明人的新标准不是要有钱,而是要不浪费任何能创造价值的精力。所以狼狗训练,很多东西的标准都变了,我们虽然小康了,但是,我们没资格浪费资源。

所以,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得彻底,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是非常不一样的。在日本,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我们非常不一样。我去日本的一个幼儿园参观,发现一个三岁小班,70多个孩子可以排成一个非常漂亮的蝴蝶图案。我看不懂他们怎么能排成这么复杂的图案,非常震惊。他们对待孩子不是那么温柔,而是不断地训练他们。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一开始在地上画一个蝴蝶形状,然后变成座位,让孩子坐在指定的位置上。怎么让他们记住位置呢?在这个位置上放一张照片,每天找到它,不断地训练他们。解散坐在上面。训练一个星期后,他们会大致记住它在哪里,知道周围都有谁。最后把照片和符号拿走,让大家找。刚开始他们找不到,后来慢慢就找到了。又训练了一周,就没问题了,而且拼成了很漂亮的蝴蝶图案。另外,孩子们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在正确的位置,这个要求很严格,帽子放在哪里,鞋子放在哪里,一清二楚,他们每天都这样训练。这种细节意识是从很小的时候培养起来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细节意识。所以,我说现在我们大家都应该从培养细节意识开始。

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个我们在企业里推行的方法,通过一些培训的方法来提高员工的细节意识和细节质量。在我们企业的沟通设计中,第一个是“三提”的原则。第一个“提”是提前沟通,企业的沟通一定要提前沟通,决策前、会议前、决策前都要沟通,不要在会议上突然跟人讲一个事情,非常莫名其妙,这样对沟通非常不利,所以一定要学会提前沟通。第二个“提”是改进,要增加沟通的频率,一定要反复沟通,沟通之后还要确认,比如我说的话你听懂了吗。第三个“提”是提交,就是尽量提交书面沟通,通过邮件、会议纪要,甚至通过事后备忘录,我们形成了书面沟通的方式。我们平时都会沟通,但是我们有没有做到深入呢?不是。所以我们要强调“三提”的原则,推进、提高、提交,并且要在企业里通过这些东西来反复培训员工。

当然,这个有些抽象,还有更具体的做法。比如,我们提出了说话的“五个要点”,员工跟领导谈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用五个要点的方式说话,具体落实到细节上。五个要点是:第一,三分钟,你必须在三分钟内把一件事情说完;第二,用段落的方式说话,就像我今天这样说话,这样说话,因为言语沟通很难有效分段,用“一二三”会更清晰;第​​三,用三段论的方式说话,也就是先说这件事的结果,再说这件事的过程,最后做一些提示。如果要讲一个道理,先说结论,再说原因,最后把中间的一些理由解释清楚。有些事情需要用规范的格式去训练,然后培养规则意识、团队精神、服从意识,这些很重要;第四,用数字说话;第五,用专业术语说话。比如营销专业术语很多,说话要用专业术语。通过要求员工按照这五个要点说话,这样训练,我们的沟通就会更加专业。长期坚持这个方法,我们的细节意识也会培养起来,因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追求规则,规则细化了,细节意识就会提高。

通过分析细节的本质和作用,我们发现细节是通过短路原理和放大效应发挥作用的,因此需要增强全社会的细节意识。

每天给自己一份待办事项清单

如果大家基本都认同细节重要,管理也重要,从细节的角度看管理是对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细节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员工细节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员工细节意识。

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如何通过清单的习惯来培养员工的细节意识。所谓清单习惯,就是员工给自己列一个工作清单,每天、每周都自己做,今天我做什么、这周我做什么,都拿出来列一个清单。如果每天、每周都列这种清单,那么思维模式也会发生改变。第一,你会学会做计划,先有一个计划的概念。第二,你会思考得更全面,做事前会想清楚需要做什么,会更有条理。第三,提前做计划,工作前就能做好准备,做对的概率也会更高。因此,我们可以给员工打印一份工作清单手册,打印出图表、表格,每天早上花10分钟给自己今天的工作做一个计划,下班前15分钟再做一个总结。每天都这样做,一天一张表,如果养成了习惯,以后员工的细节意识自然就会养成,因为经过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规划,肯定会出现一些变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清单的习惯来培养员工的细节意识。

另外,我们要学会通过调整思维方式来培养细节感。很多优秀的管理理念不是灌输的,而是训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用一些常规、死板的方法来训练自己,培养一定的细节感。有细节感的人,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调整思维方式,也能养成细节感和习惯。

未来30年是精细化管理的30年

曾经有记者问我:既然“细节决定成败”,那么战略重要吗?制度重要吗?整体重要吗?当然我承认战略、制度、整体都重要,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只有细节才能决定成败。我们的结论是在一定的语境下提出的观点,所以不能算作科学的结论,更不能算作公理。所以我们把“细节决定成败”这个基本理念逐渐延伸到科学管理的范畴,把它变成一门系统学科,进而提出精细化管理。当然,它们内在的思想是一致的,精细化管理原本就来自于对细节的认识。

《尚书》中有一段话,其实讲的就是精进。《尚书·大禹谟》云:“人心险恶,道心精微,唯精专一,真守中道”,强调的是精进、专一,抓一件事情做好,而在执行上,要坚持适度原则,也就是注重细节。中国企业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员工的细节意识,虽然不可能要求员工马上把所有的细节都做好。所以古人说,在执行上要坚持中庸,不能过犹不及,片面强调细节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制度再去讨论细节也是没有意义的,无限的精进是不可能的。基于《尚书》的这个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中国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就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细化,让组织管理的每一个单元精准、高效、协同地运行。我们并不是在讨论细节这个概念,而是把细节这个概念延伸到精细化管理这个系统学科,我们提出了一个定义、三个原则、四个手段、六个推进模块。这里,我们通过一句打油诗,总结了我们要讲的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利润不是目的,企业志向第一,以目标为轴,紧握市场手,战略分解任务,走流程,问题出在岗位,往往是流程空档,多层次沟通设计,制度没意义,领导随心所欲,规则养成狼狗,培养改造习惯,企业文化渗透,持续改善,长效造人”。这里提出几个关键词,我们提炼了一些重点,就出现了这十二个关键词:志向、目标、流程、岗位、流程、制度、领导、规则、培训、文化、改善,造人。这是企业家应该考虑的十二个关键问题。

从经验到规则,从规则到习惯,从习惯到文化,企业最终可以变成一首诗。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前三十年主要靠开放,开放市场,开放国门,开放中外边界,所以过去三十年是巨大的。但我相信,未来三十年,肯定是精细化管理的三十年。因为往前走,就要按规则做事,按规矩做事,按程序做事。当然这个精细化是不是我提倡的,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相信,企业最终可以变成一首诗,而不会像现在这种管理越来越麻烦。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