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海“植树造林”种珊瑚 已播十万平方米
黄慧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课题组组长,从事珊瑚研究近20年,带领团队在南海建立大规模珊瑚底播试验区和示范区。
珊瑚被誉为海底雨林或海洋生物发动机。珊瑚礁覆盖不到0.02%的海底,却为近30%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全球有5亿人直接依赖珊瑚礁生态系统维持生计,每年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旅游和渔业产值。南海拥有全球2.57%的珊瑚礁资源,位居世界第八。
▲黄晖进行水下珊瑚调查
专家介绍,珊瑚礁的主体是由腔肠动物——珊瑚虫组成,珊瑚虫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水温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最适宜的温度在23摄氏度到27摄氏度之间,水压不能过高,水体的盐度要适中、稳定,还要有清洁的环境。
珊瑚虫与共生的虫黄藻是相互依存的,珊瑚虫依靠虫黄藻的光合作用提供营养,珊瑚之所以有颜色,也是因为虫黄藻的存在,如果环境不适合,虫黄藻就会离开,珊瑚虫就会变白,然后慢慢死亡。
专家指出,珊瑚礁敲响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警钟。目前,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珊瑚礁严重退化。海温升高、海洋酸化、海水污染、紫外线辐射增加、破坏性捕捞和海上工程骚扰都是造成珊瑚礁退化的原因。科学家预测,50年内珊瑚将从地球上消失,造成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
▲黄晖进行水下珊瑚调查
黄辉还记得2002年第一次潜入南海的情景,当时看到密密麻麻的珊瑚,中间还有鱼、龙虾、海参、海胆等,“那个场景真的非常震撼、非常刺激。”
她的团队对中国境内所有的珊瑚礁进行了调查,甚至多次调查,修订和记录了许多新物种,目前已统计出中国境内近300种珊瑚。
但黄晖表示:“近年来,很多地方只能看到白化、死亡的珊瑚的骨架,这很令人悲哀。”
看到珊瑚礁不断退化,科学家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种树一样在海底播撒插枝,大规模地拓展珊瑚礁的生存空间?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海底种植珊瑚
2009年,黄晖带领团队尝试在海底小范围繁殖培育珊瑚,经过多次失败后,他们慢慢摸索出如何在不同的海况下培育不同品种的珊瑚。
黄晖形容在海底种植珊瑚的过程类似于在陆地上种树:先培育幼苗,在苗圃里养成小树,再移植到要种植的地方。先选择一些生长速度快的品种,然后再培育耐受性强的品种。
珊瑚既可进行无性繁殖,又可进行有性繁殖。为了开展研究,科研人员每次在珊瑚产卵时都要在海底连续呆上几天,以获取受精的珊瑚卵。他们已对十余种珊瑚进行了有性繁殖的人工培育,掌握了人工控制条件下从受精的珊瑚卵到珊瑚幼虫的珊瑚增殖技术。
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利用珊瑚的无性繁殖进行人工培育中国在南海“植树造林”种珊瑚 已播十万平方米,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碎片,进行培育,然后附着在指定海域的人工礁石上。
他们在海底钉上架子,挂上绳索,将珊瑚绑在绳索上,形成珊瑚树,或拉上网来,制成浮床,将珊瑚栽种在浮床上。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海底种植珊瑚
“这是珊瑚苗圃,由于珊瑚‘幼苗’太小,如果直接种植在海底,会受到沉积物、水流侵蚀海底等因素的干扰,要等珊瑚长大后才能移植到海底。”黄晖说。
“我们的目标是恢复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所以我们不仅要种植珊瑚,还要培育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比如海藻、海草、贝类等,让它们和谐共存。”黄晖说。
相比陆地上植树,在海底种植珊瑚的难度更大。“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如何防止种植的珊瑚被人为破坏、台风破坏等。刚从苗圃移植到海底的珊瑚不稳定,台风是个很大的威胁。”黄晖说。
研究助理杨建辉说:“夜间在水中工作,可能会遇到有毒的生物,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遇到了,一定要立即上船珊瑚种类,采取应急措施。”
此外,水下作业耗费大量人力、成本较高,在保证珊瑚种植和成活的基础上,科学家还需想办法降低人力、物力的成本。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海底种植珊瑚
黄晖团队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珊瑚种类,在南海成功种植珊瑚约10万平方米,截至2016年底,种植珊瑚碎片成活率约75%。
珊瑚礁生长缓慢,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能长十厘米左右,有些品种一年也长不到一厘米,如果想长出大面积的水下森林中国在南海“植树造林”种珊瑚 已播十万平方米,可能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黄晖指出,在寻找修复珊瑚生态系统方法的同时,还应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消除造成珊瑚退化的因素,减少对珊瑚的破坏。